IPv6网络建设再提速,中国如何打赢这场网络战?

据“网信中国”微信微信官方账号6月30日消息,中央网信办近日组织召开会议,进一步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应用实施。

会议要求,加强标准指导和绩效考核,加强IPv6国家标准研究制定,开展IPv6升级和技术创新。加强试点示范宣传,组织开展IPv6部署应用试点,收集发布IPv6部署应用优秀案例,营造全社会参与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应用的良好氛围。

众所周知,IPv4地址资源日益枯竭,推动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商业化迫在眉睫。世界各国都把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方向,我国也明确了加快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战略。

网络办会的召开,表明IPv6技术的应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将进一步加快IPv6网络建设步伐。

中国IPv6规模部署取得初步成功

5G和云时代,技术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IPv4地址即将枯竭。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Ipv4发展上处于落后状态,Ip地址供需严重失衡。

具体来说,美国拥有全球四分之三的IPv4地址,约30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IPv4地址。其中,中国IPv4地址约2亿个,人均0.15个,而美国人均4个。

因此,我国IP地址短缺问题已经极为突出,严重制约了互联网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大量设备接入网络,导致对IP地址的需求更大。各种设备都需要地址和自己的“门牌号”。

在此背景下,普及IPv6成为大势所趋。

外界经常用这样一个例子来形容,IPv6的地址太多了,可以给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个地址。除了带来更多的IP地址,更重要的是,从网络安全和网络主权的角度,中国还必须加快IPv6的规模部署。

对于中国互联网来说,IPv6的规模部署是一场不可输的战争。现阶段,我国在IPv6规模部署方面取得了成绩。

6月20日,在全球IPv6论坛主办的“2020-2021全球IPv6发展前景”研讨会上,中国通信标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闻库表示,“中国的IPv6网络高速公路已经建成。中国IPv6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下一步不仅要用IPv6,还要用得轻松,用得热爱。”

据报道,在基础设施方面,在三大运营商、CDN企业和数据中心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网络基础设施已经全部支持IPv6。在应用基础设施方面,数据中心、云产品和内容分发也具备全国范围内支持IPv6的能力,用户数量和使用量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已达5.15亿,占网民的52.1%。

那么,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支持IPv6意味着什么?

IPv6推动5G物联网时代加速

物联网时代的AI、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都与TCP/IP协议息息相关,其中IP是一种网络层协议,规范着互联网中分组信息的交换和路由。作为基础设施,IPv6构建了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

IPv6不仅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还在报头简化、易于功能扩展、自动化改进、基于流量的差异化服务、支持海量和泛在连接、加强安全和隐私保护、移动性支持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这些优势将更好地推动5G网络的发展。

根据5G的关键能力,ITU为5G规划了三个典型应用场景,分别是:增强移动带宽、海量机器通信、超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目前商用网络应用仍集中在提升移动带宽阶段,后两种应用场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IPv6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场景。

海量机器通信场景

IPv6可以为海量机器通信提供足够的IP地址,使得联网终端永久在线成为可能。

近年来,三大电信运营商加快转型进度,在全国范围内为LTE用户和固定宽带接入用户分配IPv6地址。

截至2019年5月底,我国拥有IPv6地址的用户数已达12.07亿,其中LTE网络中拥有IPv6地址的用户数为10.45亿,固定宽带接入网络中拥有IPv6地址的用户数为1.62亿,呈现出移动网络中IPv6用户数大幅领先固定网络的趋势。

超高可靠性和低延迟场景

与IPv4协议相比,IPv6在设计上更先进,有助于优化网络时延和可靠性。因此,IPv6可以满足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远程控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指标要求极高的垂直行业的特殊应用需求。

总的来说,IPv6是5G和物联网的基础协议,通过5G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网络效率,实现快速移动互联网连接;通过IPv6的无限地址资源,可以为每个智能设备分配一个独占地址。

通过IPv6和5G网络的自然互补、同步发展,将高效支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

IPv6大规模部署和商业化面临挑战

尽管大力发展IPv6技术和应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但IPv6的大规模部署和商业化仍存在瓶颈。

正如中国通信标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闻库所说,我国发展IPv6的目的已经从“好用”转变为“好用”,这就导致了技术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局面。

IPv6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网络的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做出统一的整体规划。在这种情况下,IPv6与现有互联网的过渡和互联成为需要解决的最大障碍。

据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徐建峰介绍,此前所有的IPv4和IPv6互通方案都没有解决P2P通信的问题。目前互联网上50%到60%的应用是P2P通信,网间互联的流量需要准确预测。这些问题都需要ISP和ICP来解决。

可以说,IPv4到IPv6的过渡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预计至少会持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一些过渡技术,还需要网络运营商、厂商和内容厂商划清界限,解决自己的问题。

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IPv6网络改造的工作量非常大。实施新的地址系统意味着每台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要么在现有网络上采用新协议,要么重建网络。这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大的项目,可能会导致整个产业链推广IPv6的动力不足。

终端设备是影响IPv6普及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目前移动终端受到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的限制,对IPv6的支持较弱。国内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WoPhone和Phone不支持IPv 6;国内很多厂商生产的芯片基带处理器都不支持IPv6。设备制造企业受制于运营商缺乏明确的IPv6迁移技术路线,过渡产品不成熟。

此外,IPv6进展缓慢的现实原因之一是商业网站和服务应用提供商还没有找到IPv6服务的商业模式,缺乏积极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的核心驱动力。

根据《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白皮书》,支持IPv6的网站和业务系统主要分布在校园网。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重要商业网站。已经分阶段制定了演进计划,而中小网站出于升级成本和预期利润的考虑没有动力。

出于同样的原因,国内基础应用软件对IPv6的支持较差。除了市场上主流浏览器支持IPv6之外,国内很多应用在IPv6环境下无法正常使用。

有专家认为,推动和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是政策的进一步协调和支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IPv6的大规模商用并不难。

如今,在政府政策和组织的引导下,国内行业各方聚焦突破关键技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培育良好市场环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将全面推动IPv6商业化部署,有望赶超发达国家,争取在IPv6领域获得更大发展。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